“智慧交通”,科技赋能的可持续交通! 原创 北京科协 北京科协
城市交通
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出行人的情绪,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智慧交通”一词被频繁提及,何为“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可理解为运用一系列科技手段,对交通管理、运输、公众出行等领域及交通建设管理方面,进行科学管控及支撑。
北京又有哪些“智慧交通”呢?我们一起来看~
“智慧地铁”
北京地铁6号线自从安装了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其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等优势显著提升。
14K高清屏幕:乘客可通过车门上方、通道上方的LED屏,获取下一站、出口位置、换乘路线等信息,一目了然,十分便捷。
“神奇窗户”:列车行驶后,车窗就会“变身”显示屏幕,清晰地呈现出列车位置、线网图、车站三维示意图等。
“智慧的眼”,车内的感知摄像头可进行图像识别与智能分析,如有乘客晕倒、挥手求助等,就会自动识别并报警。
“候车引导屏幕”:让乘客一目了然“智能列车”的运行位置、不同车厢拥挤度、强冷/弱冷车厢等,方便乘客自由选择。
图片来源:中新网
除此之外,列车还具有其它隐性功能,如语音提示、实时采集车内信息、智能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自动上传数据(运维信息)等功能。
“北斗+5G”让公交出行更有保障
今年1月份,北京动物园枢纽站的区域调度中心完成全面升级。
调度员可根据大屏幕上站台实时客流数据来安排调度车辆。
基于“北斗+5G”网络化智慧公交调度平台,实现车辆分布及位置的实时监控,并且实时到站查询服务已覆盖了全部线路。
乘客在候车时间、车厢拥挤度等方面可实现精准查询。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数据的应用,让公交调度越发灵活,贴合实际与满足所需,让老百姓在特殊的天气也能缩短候车时间,出行更方便。
“会发光”的斑马线
雍和宫桥下的斑马线完成改造后,晚上七点左右就会亮起来。
这是最新试点的“智能斑马线”措施,斑马线的灯带会随着信号灯的变化而变化,信号灯变绿时,斑马线也会变成绿色;当信号灯变红时,斑马线也会随之变成红色。
图片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斑马线两头的传感器,会根据人体感应算法,对斑马线区域的行人、非机动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触发“智慧斑马线”亮灯。
附近居民对“会发光”的斑马线甚是欢迎,天黑或其它天气不好的时候,斑马线的灯光十分醒目,起到了很好保障行人安全的功能。
感觉是不是很神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
小汽车搭载5G,幻想照进现实
在首钢冬奥园区,自动驾驶测试车在有条不紊地行驶,到站停车,接上“乘客”后启动,遇上行人也会自动避让。
图片来源:新华网
测试车辆通过获取园区综合管理平台下发的信息及车载传感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位置信息计算和路径规划,结合高精度定位地图和环境融合感知数据,完成自动驾驶控制决策。
目前基于5G网络的智能车联网系统已覆盖园区超100万平方米。
车联网系统。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有望首次将L4级智能车联网业务整体应用于冬奥场景,为不同国家的人提供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
你是不是很期待?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方便
通勤更顺畅,未来更可期
让我们心怀期盼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