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部署,智能交通作为“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重点领域正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二十 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多重政策加持下,数字交通建设迎来关键发展期。日前,申昊科技(300853)与新疆交建(002941)等3家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新疆交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战略布局智能交通领域。
携手区域国资交建龙头,共同打造交通领域数字化新基建
申昊科技长期专注于工业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监测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推广及应用,深耕电力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持续谋划“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战略目标,形成“海、陆、空、隧”产品布局。近年来申昊积极拓展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其他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此次合作的新疆交建则是新疆基建龙头,公开信息显示,新疆交建是新疆国资重点骨干企业及路桥施工领军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公路、桥梁、水利、铁路、隧道、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建设和运营等,是新疆自治区施工资质最全、资质等级最高的路桥工程施工企业之一。
双方此次设立合资公司旨在联合新疆交建区域内丰富的社会资源、行业经验及申昊科技丰富的科技市场研发、运营经验和成熟的管理体系,共同推动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围绕基础设施领域的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的拓展,打造交通领域数字化新基建、产业智能化、交通“碳中和”的业务发展。
轨道交通智能化加速,申昊科技第二增长曲线已初具规模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均为“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方向。
根据政府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20万公里。在“交通强国”的政策驱动下,交通运输各子行业的发展潜力被激发。
国家高度重视交通强国战略,不断出台各种规划和政策支持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4,351.7公里,年均新增运营线路长度870.3公里,年均增长17.1%,创历史新高。
赋能交通发展,申昊科技有望在智能交通领域要唱主角。
目前,轨道和隧道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采用专用检测车辆的检查、采用固定传感器监测和人工检查等。随着运营压力增大,天窗期时间压缩,传统的轨道交通设施检测困难的情况日益突出。
因此,轨交行业投资不断增加和行业朝向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为智能机器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机遇。
申昊科技通过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服务于工业大健康,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最具应用潜力的轨道交通领域,申昊科技从2018年开始进行轨交领域的市场探索和研发布局,相继研制出集六大检测功能为一体的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
以2021年6月通车运营的杭海城际铁路为例,根据央视新闻报告,线路采用了申昊科技的轨交相关产品实现了全线的智慧运维,是国内首条全线实现智慧运维的城际铁路。
2021年10月,申昊科技“基于多机器人协同的轨道交通车辆智能巡检装备及其应用”项目入选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2年度“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得益于申昊科技产品在轨交领域的优异表现,多家目标客户到现场开展试用。
2022年5月,申昊科技又成功中标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实现了公司轨交领域市场扩张的重要一步。此外,随着轨道交通智能化加速,轨交业务将成长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研发占比高达35.52%,产品矩阵将形成多增长极
申昊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新为驱动,每年通过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既有产品的持续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截止三季度末,申昊科技研发费用投入为5,575万元,同比增长46.72%,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5.52%。
数据显示,华为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458亿元,研发费用达1105.81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4.81%。对比研发投入占比情况,申昊科技堪比工业大健康领域的“华为”。
持续加码研发下,申昊科技产品线不断丰富,目前,申昊科技深化电力领域布局,操作机器人业务拓展顺利;在轨道交通领域,随着公司在轨交领域拓展顺利,有望成功打开智慧交通应用市场。叠加公司在电力、轨交领域技术储备深厚创新升级,产品市场竞争力还将持续增强,有望逐步构造起“工业大健康”业务版图,打造多个业务增长极。